您可以输入30

证券

您所在的位置:
上半年信披处罚同比大增47% 违规为何屡禁不止?
 

  新华财经终端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证监会及各派出机构作出的信息披露违法行政处罚共计106件,同比增长47.2%,信披违规“强监管”态势持续。

  新华财经梳理发现,近年来,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要求不断提高,但A股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仍存在与实控人相关信披违规案件居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缺乏主动性、上市公司“滥用”自愿性披露“蹭热点”、中介机构服务能力有待提高等特点或者问题。

  立体追责体系建立

  今年2月9日,证监会通报了对上海思尔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欺诈发行违法行为作出行政处罚的情况,该公司被处以400万元罚款,时任高管被处以100万-300万元不等的罚款。该案系新证券法实施以来,发行人在提交申报材料后、未获注册前,证监会查办的首例欺诈发行案件,带着侥幸心理“带病闯关”的行为遭到“零容忍”打击。

  此前的2月4日,证监会发布的信息显示,近三年共办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法案件397件,同比增长近20%,作出行政处罚523件,涉及1932名相关责任人,对168人采取市场禁入措施,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116件。

  在追责方面,目前已构建行政执法、民事追责、刑事打击“三位一体”的立体化追责体系。新证券法对违规信披公司和责任人的罚款上限由60万元、30万元大幅提升至1000万元、500万元,对欺诈发行的罚款上限由募集资金的5%提高到1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将违规披露的刑期上限由3年提高至10年;中介机构及从业人员出具虚假证明文件最高可判10年有期徒刑。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指出,随着注册制的逐步实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体系逐步完备。新证券法补充了信息披露事项要求、相关主体责任义务,加大了违法信息披露惩处力度;后续上市公司质量提升行动方案、多项金融标准、司法诉讼规定,财务信息披露规则修订等陆续发布,信息披露制度体系持续优化。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新华财经 2024-07-11)
【关闭窗口】